一個“快”思維,一個“慢”思維,有快有慢,才能相得益彰,行的更好。
一個“快”思維,一個“慢”思維,有快有慢,才能相得益彰,行的更好。
先看下面這張圖:從上圖可以得出:
視角一:產品被創造者所創造,被用戶所使用;
視角二:從創造者的角度看待產品,從用戶的角色反觀產品。
什么是產品思維和用戶思維?
先舉個例子:
如果改進手機攝像頭,你會怎么做?
其實,在互聯網的今天,互聯網思維被大家所熟知,但產品思維和用戶思維并沒有很具體的定義,但在日常生活中,不管是在面試,還是做產品的時候,總是被面試官和技術diss,說沒有產品思維,怎么做產品的。
簡單認為:
從生產者的角度看待產品的思維方式,稱之為 ”產品思維“。從用戶的角度看待產品的思維方式,稱之為 “用戶思維”。
再往深說:
狹義上看,是對產品相對的兩個方向上的思考,用戶思維對于產品的用戶使用價值更加關注,產品思維對產品的商業價值和生產過程更加關注。
廣義上看,產品思維對用戶思維是包含關系,即產品思維必須考慮用戶思維角度的問題,只有這樣,才能更系統全面的做好產品的建設和運營,否則就很容易陷入為了做產品而做產品的自High中。
這兩種思維有什么用?
面試時:
面試官:說說你最喜歡的產品是什么,為什么喜歡?(以知乎為例)
用戶思維:
我比較喜歡知乎,因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快速找到我需要的答案,它相比于百度知道,內容是高質量的,不像百度知道那樣,內容一點意義都沒有,浪費時間成本。
產品思維:
一、知乎的(產品定位、目標用戶、應用場景、核心功能、商業模式、運營策略等)是……,
另外,我覺得這幾個點做的不太好,比如……,
所以,我提出了以下解決方案,分別是…….
或者:
二、通過用戶體驗5要素,戰略層、范圍層、結構層、框架層、表現層,我覺得知乎是……
工作時:
需求評審:說下這次的需求是什么?
用戶思維:這次我們需要對……進行優化,之前的用戶體驗不好……
產品思維:基于……的原因,為了提高……,達到…….效果,所以,需要做……
……
不同的思維,不同的焦點
比如,你接到一個好朋友的演講邀請,要準備一份演講PPT。
用戶思維的簡單化
作為普通的用戶,你會想到:
- 準備好一個主題
- 開始寫PPT
- 確定時間和地點
- 參加即可
用戶的意識永遠是簡單的,不要讓用戶思考,習慣性的流程才是關鍵。
產品思維復雜化
如果具有產品思維,則:
- 我為什么要做這個演講?帶給我的價值是什么?
- 參加的目標用戶是誰?存在哪些角色?
- 用戶的關注點是什么?主題是否應景?
- 如何讓現場效果更好?
產品思維的全局觀是非常重要的,對于每一個點的把握都需要細心的考慮,并且是偏執的,不容許出現任何問題。
但由于這樣的思考方式,在一定程度上,有點從簡到繁的過渡,一但拿捏不準,就會陷入猶豫的地步。
產品思維的應用
萬物皆產品,產品思維萬物化。
生活中的每件事,都可以看作是產品,比如面試時的簡歷,應該站在供需兩方的角度上思考:
供給方「面試者」:
- hr需要那些信息?(姓名?學校?經驗?)
- 面試官看重哪些?(數據分析?產品思維?用戶研究?)
需求方「面試官」:
- 如何很快速的找到候選者?
- 應該關注候選者哪些能力?
- 怎樣更好的評估候選者?
所以,產品的思維的應用應該是方方面面的,不要局限于產品經理的工作圈,更不是他們的特權。用戶思維我們天生就有了,人人都應該具備產品思維,通過像做產品一樣的審視我們的人生,才會出彩很多。
總結
用戶思維和產品思維,可以理解為一個是“快”思維,一個是“慢”思維,一種是無意識的,習慣性的,可以快速作出決定的,而另外一種則是,需要深度思考的,全面考慮的,希望達到最優解的,但不管是哪一種,都是我們要具備的。
作者:趙林,公眾號:趙林隨筆,個人微信:aini520ko1007,希望用產品思維設計人生軌跡。
1條評論 添加新討論
很不錯的文章 我覺得系統分析也很重要
回復